索引号: | 11411400MB1433107R-041-00000042 | 发布机构: | 商丘市乡村振兴局 |
生效日期: | 2023-08-2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商丘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202327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振兴责任制落实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党的领导
近年来,我市构建“四大体系”,持续强化党的领导,确保落实政治责任。一是建立“推动有力”的指挥体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健全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做好日常工作,50家市直行业部门任成员单位,坚持工作调度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完善了指挥体系。二是建立“创新高效”的机制体系。建立常设议题机制,市政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为市政府常务会常设议题。建立每周“双调度”工作机制和遍访工作机制,实行市县乡村四级“十个走一遍”工作机制,并以“1+4+10”和“1+5+5”为抓手,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市纪委监委与市直单位协调联动,强化执纪问责,凝聚工作合力。三是建立“务实管用”的帮扶体系。建立市厅级领导联系脱贫村制度,定期到联系村开展调研或现场办公,提高工作成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赴联系脱贫村开展工作。继续坚持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不变,确保各项工作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驻村工作队1037个,工作队员3935人,其中第一书记1037人。四是建立“环环相扣”的政策体系。2023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市厅级领导联系村的通知》《关于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的通知》《商丘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打出一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政策保障。
二、关于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我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引,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责任,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持续增加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收入水平,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聚焦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印发《关于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的通知》,深入宣传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健全“三类人群”防返贫防新致贫动态监测及帮扶工作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监测户共有2.78万户、7.27万人,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共计1.35万户、3.37万人,风险消除人数占比48.6%。二是聚焦做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当地自身资源禀赋,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中央、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到60%以上,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于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区)和乡镇、经营性帮扶项目和农户,给予一定的市级衔接资金奖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全市目前共谋划产业项目221个,已开工186个,开工率为84.16%,累计带动脱贫户次15.03万户,户均收益2800元。三是聚焦做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就业帮扶,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多渠道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高质量完成22.64万脱贫人口就业任务。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持续稳定,达到22.65万人,省定目标任务完成率100.0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开展多元化技能培训,实现应培尽培。按时发放脱贫人口跨省务工补贴。全市891个帮扶车间,已全部并入省“云眼卫士”视频监控平台并通过验收,吸纳就业人数2.6万人,其中脱贫户6841人。全市944座村级光伏电站,自并网以来累计发电量14.73亿千瓦时,累计支付购电费5.57亿元。
三、关于成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专班
近年来,我局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市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乡村振兴局,强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责,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着力压实县级主体责任、乡级直接责任、村级一线责任,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做好信息预警、数据比对和行业帮扶。通过组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级网格员等基层力量采取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对所有农户进行走访筛查,重点群体进行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根据致贫返贫风险分类施策,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关于因地制宜
我局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将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任务,把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就业,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一是产业带动。根据当地自身资源禀赋,加大资金投入,谋划产业项目,打造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开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示范村观摩,进行产业奖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市目前共谋划产业项目221个,已开工186个,开工率为84.16%,累计带动脱贫户次15.03万户,户均收益2800元。944座村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24.7万千瓦,占全省的1/8,全部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目录,自并网以来累计发电量14.73亿千瓦时,累计支付购电费5.57亿元。二是就业推动。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就业帮扶,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对返乡留乡人员通过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发展帮扶龙头企业和帮扶车间等方式,多渠道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持续稳定,达到22.65万人,省定目标任务完成率100.01%。三是金融撬动。大力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和享受政策监测户的小额信贷工作,做到“应贷尽贷”,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消费驱动。采取机关单位带头、搭建消费帮扶平台、举办消费帮扶活动、创新消费帮扶渠道等四种方式,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工作。利用“工惠在线”和“邮乐网”平台,助推脱贫地区农产品、民俗产品等名特优产品上线销售。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数量共108次,销售消费帮扶产品57162.43万元。
五、关于建立一套考核监督机制
我局一是开展常态化暗访调研,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督导调研。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加大专项调研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二是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对照国家、省考核评估、督导暗访、巡视审计等发现问题,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围绕“三落实一巩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确保脱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党的领导,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增强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内生动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给予支持。
2023年6月21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